金融学:国家级一流专业
一、专业概况
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是山东省和教育部特色专业,最早设立于1958年,设立时间早、办学底蕴深、师资规模大,办学条件好,是省属院校中学科水平最高、生源和就业质量最好的金融学专业。专业师资队伍中现有教授副教授45人,其中24人为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专业先后入选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和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立项建设专业群核心专业。2019年,金融学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
二、培养理念
为更好适应新时代金融业发展和金融人才培养需求,金融学专业深度融入数智思维和技术,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确定“因材施教,产业主导,科技引领”的培养理念,构建数字经济时代高质量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
以学生为中心,按照学生学业基础、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因材施教,设置三个培养类别和若干培养模块:常规班顺应行业发展前沿,强调实践能力培养;金融学创新实验班强化人才理论基础、建模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金融学国际化实验班对接国际知名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突出专业领域国际交流能力提升。
(二)以产业为主导,交叉融合
专业深入理解新兴金融领域的人才需求,以满足产业实践需要为指导设计研发人才培养模块和交叉融合课程,倡导金融与大数据技术、金融与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深度融合,为学生定制符合其发展特点和成长路径的交叉课程,以满足学生未来就业需要。
(三)以科技为引领,数智赋能
专业依托学院学科和人才优势,在传统金融学人才培养框架下突出金融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在理论和实践课程中中深度引进数智融合课程,拓展此类课程的覆盖广度和培养时间,强化学生对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使其真正满足数字经济时代新型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培养目标
金融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与团队精神,具备完备知识体系、深厚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功底、业务技能和计算与创新思维能力,具有数智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了解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前沿、具备国际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毕业生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胜任金融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的业务创新、金融监管、行业研究及科学探索等工作。
金融学创新实验班旨在培养具备深厚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功底、业务技能、分析方法和科学研究能力,了解国内经济金融发展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型、研究型、创新型复合人才。毕业生主要进入国内外高等学府进一步深造。
金融学国际化实验班面向有意出国深造、供职跨国性金融机构及科研机构的学生,旨在培养具备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经济一体化及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满足相关行业及科研部门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四、培养特色
第一,因材施教,分类培养
专业设置三个培养类别和若干培养模块。常规班顺应行业传统和发展前沿,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在课程中设置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普惠金融、金融监管和科技金融五个模块,同时配备丰富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毕业生具备突出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金融学创新实验班强化人才理论基础、建模能力及专业英语水平,增设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基础及金融方向应用等课程,科研引导教学,并通过院际协调配备优质师资和教学资源,毕业生具备良好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金融学国际化实验班对接国际知名大学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选用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采用小班制授课模式,毕业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与国际交流能力。
第二,贴合需求,侧重实践
专业紧贴数字经济时代新型金融人才需求,加强与产业、企业的深入合作,开设丰富的专业实践和实验类课程,课程覆盖传统金融业务、金融大数据技术应用、金融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领域。在其他课程中广泛设计丰富的课内实践环节,通过案例分析、场景构建等手段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外,专业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和行业性的金融技能和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第三,强化技术,倡导融合
专业依托学校学院科研与人才优势,产教融合、研教融合。首先,结合金融产业发展方向引进大量金融科技类交叉融合课程,如金融大数据及应用、量化投资、人工智能基础及应用等,提升学生数智素养和应用能力,以适应前沿领域人才需求。其次,依托学院科研平台、教师科研课题和学术讲座引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分析研究能力,以适应前沿领域理论及实践研究。
1.课程体系
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大数据技术及应用、金融工程学、金融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等。
专业设置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如:行为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环境金融学、供应链金融学、人工智能基础与金融方向应用、量化投资、证券业务实验、金融Matlab编程等。
2.就业前景
近年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毕业深造率超过30%,其中国内升学率约为24%,出国(境)深造率约8%。国内录取高校主要集中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境)外录取高校主要集中在曼彻斯特大学、悉尼大学、布里斯托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2024年毕业的2020级金融学创新实验班创造了56%的升学率,23人上岸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
目前保研率为4.2%,录取高校包括南开大学、东南大学、山东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就业毕业生中,超七成学生选择在山东省内工作,主要去往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大中型企业投资运营部门,以及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类金融企业。据用人单位反馈,毕业生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适应环境快,多数能够在3-5年内成长为团队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