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由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金融文化与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山东曲阜举行。来自于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以及“山东省金融本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体”成员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研讨会由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肖祖沔主持,山东财经大学副校长彭红枫教授介绍山东财经大学在金融文化育人方面的做法与成效以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十讲》编写背景。随后,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马建春教授主持研讨环节,与会嘉宾围绕金融文化与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十讲》编写建议两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与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书稿框架的完善提出了宝贵建议。湖南大学陈纪瑜教授指出,应在书稿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金融智慧,并结合现代金融实践进行阐述,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对现代金融发展的指导意义。中央财经大学李健教授认为,书稿可增加对国际金融文化比较的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凸显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独特性与优势。上海交通大学潘英丽教授则建议,在框架构建上,注重逻辑性与系统性,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天津财经大学王爱俭教授强调,要突出金融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层面,将传统文化中的诚信、义利观等融入现代金融伦理体系,引导金融行业健康发展。湖南大学杨胜刚教授提出,结合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在书稿中加入相关内容,探讨传统文化与金融科技融合的可能性与路径。武汉大学叶永刚教授建议,丰富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实践中的应用。湖南大学张强教授则认为,应注重书稿语言的通俗易懂,以扩大受众范围,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此次研讨会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十讲》书稿的完善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研究与传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的深度融合,为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撰稿:肖祖沔 编辑:王蕴玮 审核:王营